感受长征精神深入践行“四力” 发布日期:2019-08-21

通过追寻红军长征走过的足迹,曾经无数次从书本中读到的伟大长征,就这样鲜活而真切地展现在我们面前,走进心里震撼灵魂。

长征路上,理想信念的力量无处不在。走在今天的泸定桥上,尽管已覆有结实的木板,过桥时仍感到桥身左右摇晃,很难平衡重心。透过桥板缝隙向下看去,咆哮的大渡河翻滚着疾速向前,令人心惊胆寒。然而就在这里,红军战士曾上演了飞夺泸定桥的壮举。前不久,也就在这里,当年夺桥勇士刘金山的儿子刘东升讲述了他父亲的故事。
  事后多年,他父亲从胳膊一直到手掌全是伤疤,夏天穿短袖时特别明显。他反复追问才知道,那是夺泸定桥时被烧得滚烫的铁索链烫伤的。据说当时胳膊被烫得滋滋地冒烟,夺桥以后,握大刀的手被烫得皮都粘在刀把上,只能连皮肉一起撕下来。刘东升说,我问过父亲当时是怎么想的,父亲说,就是一心想着怎么爬过去,尽快爬过去,把敌人给消灭掉,这就是任务。父亲他们之所以把生死置之度外,就是想消灭敌人,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!
  在漫漫征途中,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,跨越近百条江河,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,其中包括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雪岭和被称为“死亡陷阱”的茫茫草地。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,党领导红军,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,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,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,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。
  长征路上,洒满了军民相依的深情。长征所到之处,红军用严明的纪律、积极的宣传打动着老百姓的心,也播撒下革命的火种。
 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彝海结盟纪念馆里,我们看到了一面红军旗的复制品。原来彝海结盟礼成后,刘伯承把一面红军旗赠给了小叶丹。红军走后,国民党追究小叶丹“通共”罪责,捉拿小叶丹,强逼果基家交出1.2万两白银和120头羊。小叶丹宁肯倾家荡产,也不愿交出彝家红军旗。后来小叶丹死于一次伏击。在丈夫死后的艰难岁月里,面对国民党的反复搜寻,他的妻子也没有毁掉红军旗,而是把它缝进自己百褶裙的夹层,一藏就是15年。这是怎样的情谊,又是怎样的勇气和智慧!
 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,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。正是无数个夜渡的船工,无数个带路的向导,无数个踊跃参军的群众,汇聚起人心向背的磅礴力量,帮助红军在艰难困苦中走出一条希望的路、新生的路、胜利的路。那些红色的记忆,那些军民相依的深情,刻在历史的年轮里,代代相传。
  道路的正确,最终成就了历史的必然。坚持党的领导的红军战士,被理想信念武装起来的红军战士,深深扎根人民的红军战士,不可战胜!
  长征路上,初心依然滚烫,指引着前进的方向。中国梦是红色的,中国梦也是绿色的,红色的中国梦与绿色的中国梦一脉相承。我们在沿途中看到,昔日红军长征经过的一些地方,早已将红色基因、长征精神融入到绿色家园建设中,正在深入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中,书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。
  此次再走长征路活动,既是不忘初心的深刻学习,也是作为新华社记者,在新时代努力践行“四力”,将长征精神贯彻到新闻报道工作中的深入实践。
      (本报记者胡璐)


(转自:《新华每日电讯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