霓虹灯下的深情守望 “南京路上好八连”连续40年为民服务爱心接力—— 发布日期:2022-03-02

八连官兵的出现,为老人们的暮年照进一束温暖的光

“南京路上好八连”战士熊志龙永远也忘不了,孤寡老人朱志娣拉着他的手热泪盈眶的场景。

2021年11月20日,他第一次跟着为民服务班到上海市黄浦区云中居委会,看望结对帮扶的孤寡老人。卧病在床的朱志娣老人见到官兵进门,努力支撑着身体坐起来。在朱志娣的心中,眼前的这些“兵儿子”们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。

原来,朱志娣老人的老伴已经去世多年,儿女又定居国外,八连官兵便成了她在国内最近的亲人。老人拉着熊志龙的手,感动得热泪直流:“谢谢你们来看我,我老了不能去看你们,每次只能盼着你们来。”

据居委会原党总支书记朱蕙娟介绍,在八连结对帮扶的老人中,有很多是像朱志娣一样的孤寡老人。虽然他们有一定的养老保障,但情感上的缺失是金钱无法代替的。朱蕙娟说,八连官兵的出现,为他们的生命照进一束温暖的光。

“南京路是我们连队的‘母亲路’。”在熊志龙脑海中,下连第一课他就来到了连史馆。在这里,他对连队的精神与荣誉有了更深了解和认识。解放初期,八连官兵被委以重任,在南京路上站岗巡逻。当时,他们不仅经受住了各种诱惑的考验,还坚持在课余时间服务百姓。尤其是在三年困难时期,八连官兵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,还把自己开荒收获的蔬菜捐给上海老百姓,留下了“菜心送给群众,菜根留给自己”的佳话。

部队在1982年因任务转换撤出了南京路,但为民服务这一光荣传统早已在每名八连官兵心中扎了根。在随后的40年时间里,他们每月10日、20日都会来南京路开展为民服务活动,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理发、补鞋、量血压等。

“没有八连官兵,我可能早就坚持不下去了。”对八连的感情,残疾老人胡红根感受颇为深刻。他在和八连官兵结缘时,还是一名小学生。因为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,胡红根生活无法自理。当时,八连班长陈士凯恰巧在小学上辅导课。放学后,他就背着胡红根回家。从此,胡红根多了一群“亲人”。往后的日子里,八连官兵轮流照顾他,还推着轮椅陪胡红根逛公园、看电影。

近些年,随着年龄越来越大,胡红根好几次突发严重疾病,八连官兵积极帮他筹集医药费,照料他的生活。如今,已经两鬓斑白的胡红根动情地告诉记者:“没有八连官兵,我恐怕活不到今天!”

在八连指导员王鸿绪的抽屉里,珍藏着厚厚一叠信封,里面装着来自千里之外山东省沂水县龙家圈小学学生们的信,有的是感谢八连的助学捐款,有的是向八连的兵哥哥们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。王鸿绪告诉记者,八连从1992年开始与这所小学结对帮扶。在八连官兵资助下,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得以重返课堂。

“这些年爱心的接续传承,如今学生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,八连官兵的帮扶,在他们心里撒下了传递爱心、忠诚奉献的种子。”王鸿绪告诉记者,学生们在信中都表达了对子弟兵的崇高敬意,纷纷表示要向八连、向解放军学习,长大后也要报效国家、奉献社会。

500多个为民服务点一字排开,成为大上海的一道亮丽风景

“仅仅用了5年多时间,我们就从金寨县7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,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、模范村。”谈及这些年的变化,安徽省金寨县麻埠镇桂花村的村支部书记彭德凤露出了幸福的笑容。他告诉记者,这些年,八连与桂花村结成扶贫对子后,不仅为村里脱贫致富出谋划策、提供资金,还协调多家企业来村里实行帮扶共建。

这个坐落在大别山深处的山村,常年清香四溢,有1200年历史的“桂花王”古树,也是中国十大名茶“六安瓜片”的核心产区。然而几年前,这里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达186户的贫困山村。八连官兵来到这里后发现,村民种植的茶叶品质优良,但加工工艺落后,主要依托家庭作坊,且销售途径单一,依靠的是传统销售模式。

为此,八连协调筹措资金帮助村里建设现代化茶叶炒制中心,邀请电商销售专家来村帮助开设“电商驿站”,采取平台销售、直播带货等方式,打通网上销售渠道。如今,村里的产品供不应求、畅销全国,村民收入不断增加。

为了巩固桂花村脱贫攻坚成果,八连还邀请一家农业开发公司与桂花村签订协议。从2020年起,该公司每卖出一颗柚子,就捐出1元钱投入“拥军扶贫”公益事业,为桂花村脱贫攻坚事业再添新动力。

不仅如此,从2017年开始,八连还邀请共建单位——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师生,为村民义诊,向村民赠送血压计、体温计等医疗物资,开展中医健康咨询及日常保健宣讲。

山路盘旋,九曲回环。长期生活在大上海的师生很少深入贫困乡村,他们跟着八连官兵走村串户,详细了解村民生活中的困难,制订扶贫计划,师生们无不动容。基础医学院教师张海凤告诉记者,八连官兵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自己作为一名教师、一名医生,跟着八连一起开展为民服务,这既是一次教育,更是一次初心使命的重温。

40年来,受八连影响加入公益服务的军地单位越来越多,南京东路民兵连为民服务队、复旦大学学生服务队、黄浦区法律援助服务队等公益组织达上百家。

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,每月20日的“为民服务日”,南京路上500多个为民服务点一大早一字排开,成为大上海的一道亮丽风景。现在因为疫情,这样的为民服务活动受到了影响,公益组织便采取线上帮助和上门服务相结合的形式,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。

陈英豪是匠星党员志愿者工作室成员,也是上海市长宁区著名的公益“明星”。15年前,他在八连驻地附近开了一间理发店,常常看到八连官兵为民服务的身影,也常常听到顾客提起八连战士为孤寡老人上门理发的事。他当即决定,也要向八连官兵学习。

2007年,陈英豪组织店员为敬老院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免费理发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年轻理发师加入志愿者行列。陈英豪还光荣地入了党,成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,带领党员继续在公益事业上发光发热。“作为党员,就要像八连官兵一样牢记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,真诚为民服务。”陈英豪说。

官兵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是他们,最坚强的靠山也是他们

理发、补鞋、量血压……40年前,八连官兵就在南京路上为群众开展便民服务。40年过去了,官兵们还在坚持着这些为民服务的“小事”。

然而,随着时代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,为民服务做这些好事,群众还需要吗?2019年初,刚调入八连的战士杜尚斌,对每月两次为民服务有不同看法:“上海老百姓生活水平那么高,免费的理发、修鞋服务对他们帮助能有多大?部队平时训练任务那么重,还要花费时间开展为民服务,到底合不合适?”

指导员王鸿绪没有急着解释,而是把他带到南京路参加“为民服务日”活动。来到服务点,当看到已排成长队在那儿等候的老百姓时,杜尚斌的疑虑与不解瞬间打消了。

一位老爷爷亲切地拉着杜尚斌的手说,自己每次来理发,坐公交、转地铁得一个多小时,花的路费比就近到理发店理发花的钱还多,他就是想见见八连官兵,感受那份亲切和温暖。令杜尚斌惊讶的是,老人这么做,几十年来风雨无阻。

返营路上,杜尚斌心里久久不能平静。他表示,在为民服务的那一刻,前所未有的自豪感、归属感、幸福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,自己一定要把为民服务这个好传统传承下去。后来,杜尚斌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理发技术,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“名剪”。

王鸿绪告诉记者:“人民的期盼与肯定,就是八连官兵踔厉奋发的无穷动力。八连连续40年为民服务,践行人民军队宗旨、奉献子弟兵爱心,同时激发了连队官兵练兵备战的动力。”

在实践发展中,八连党支部深刻认识到,对军队来说,精武强能是为民服务的最强本领。为此,他们及时引导官兵紧盯特战转型、苦练打赢本领,常态开展“做为民标兵、当打赢先锋”实践活动,号召全连官兵“用能力让民心安、用打赢为民服务”。

战士王伟既是为民服务班班长,也是连队的训练尖子。2021年,王伟代表连队参加陆军特战小队比武,与全陆军特战精英同台竞技。在备战比武的日子里,接连经受数十个险难课目考验,不少人先后被淘汰。

训练极为艰苦,王伟始终咬牙坚持。他告诉记者,自己身后不仅有战友们的期望,还有社区老人们的挂念,自己不能有丝毫松懈。在最后的比武考核中,腿部受伤,他强忍疼痛完成50公里渗透任务,最终获得陆军“金牌勇士”荣誉。

拿着奖牌,王伟表示:“当兵就是为了人民,练就过硬本领,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!”

打开一束光,照亮一大片,辐射一群人。记者了解到,八连40年接续为民服务,人民群众也争相拥军优属:驻地高校教授、体育运动员等专业力量主动申请成为八连格斗、潜水等训练的编外教练员,帮助八连军事训练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;八连官兵面临家属就业、小孩上学等难题时,地方相关单位都会上门服务解难,确保官兵训练无后顾之忧……

八连在军地共同努力下,走开一条从“霓虹哨兵”到“特战尖兵”的改革转型之路:先后圆满完成中外特种兵联演联训、进博会安保、任务海域护航等重要任务,多次在上级比武中摘金夺银,涌现出陆军格斗冠军袁家平、陆军“十佳小队长”郑大伟、战区陆军优秀教练员徐航等练兵备战典型,全连95%以上官兵取得特战等级。

因转型成绩突出,连队连续两年荣立集体二等功,2019年被表彰为“最美奋斗者”集体……

八连所在营教导员范中培说:“坚持为民服务40年,在全体八连官兵的心中,人民群众有特殊的位置,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是他们,最坚强的靠山也是他们。”

坚持做好为民服务的事

■徐金富

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》,把“坚持人民至上”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10条历史经验之一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是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。习主席强调,为民服务不能一阵风,虎头蛇尾,不能搞形式主义。

我军发展史,就是一部为人民服务、靠人民制胜的历史。正是因为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,我军才能区别于一切旧军队,在风雨如晦的战争年代赢得人民支持,打败了国内外一切敌人,创造了战争史上的无数奇迹。和平年代,“南京路上好八连”始终坚持开展为民服务活动,40年来,奋战在扶老帮困、爱心助学、脱贫攻坚一线,展示了人民军队始终不忘初心、服务人民的伟大情怀。

军民团结如一人,试看天下谁能敌。当前,世界军事斗争形态、我国社会发展水平、青年官兵成长经历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。但不管时代如何发展,战争形态如何演变,人民战争的思想永远不过时;军队打胜仗,人民群众永远是最坚强的后盾和力量源泉。

40年来,“南京路上好八连”为民服务不间断,做的并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,而是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,不仅保持了人民军队宗旨本色,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,树立了新时代良好军政军民关系的标杆。学习“南京路上好八连”为民服务,就要学习他们踔厉奋发、笃行不怠的姿态,做到急群众之所急、忧群众之所忧,把为民服务的事长久做下去。

为人民扛枪、为人民打仗是人民军队的神圣职责,要把能打仗、打胜仗作为服务人民的最高境界,用能力让民心安,用打赢为民服务。全面锻造捍卫人民利益的过硬本领,在不断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中,汇聚起强军兴军的磅礴力量,共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。

图①、图②:每月10日、20日,“南京路上好八连”官兵都会来南京路开展为民服务活动,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理发、补鞋、量血压等。

图③:“南京路上好八连”官兵在开展扶贫帮困活动期间,为小学生们讲述连队的传统故事。

胡雪峰摄

来源:解放军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