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场不掉队战场才能顶得上 发布日期:2019-12-18

■记者 陈琼珂 通讯员 谢乐威

     申城初冬,凌晨6时,佘山脚下,数十名武警官兵全副武装冲过终点,人过表停,全部优秀。这是武警上海总队机动二支队11月初组织5公里武装越野补差考核的一幕。

      “重锤之下,必有响鼓。”该支队领导介绍,这是他们通过考核倒查训练责任的举措之一。自年初以来,他们坚持以考促训,以考促战,先后有13名官兵因考风不正、训风不严被批评处分,109名官兵因实绩突出、训练有功被表彰奖励,树立练兵备战坚强导向,助推部队战斗力建设水平整体跃升。

     打造“打仗型”政工干部

     “机关干部参加军事考核,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!”谈及4月份的一次“病休”,组织干事何少军仍羞愧难当。

     年初以来,该支队制定实施阶段周考和定期月考军事考核机制,从军事体育到指挥技能,从通用课目到专业项目,官兵们要按级分层完成6大类50余个课目的考核。不少人心里打起了“退堂鼓”,甚至动起“病假逃考”的念头。

     欲破山中贼,先破心中贼。党委议训会上,如何把部队建设的“底子”转化为战场打赢的“底气”,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。针对少数官兵畏难惧考思想,他们制订了“全考、缓考、补考”计划,将所有人员纳入考核范围,并成立补差强化班,对长期考核不达标人员采取“限期赶队,逾期离队”举措。他们还制作悬挂军事训练成绩一览表,将每次考核成绩张榜公示,每季度评选军事训练标兵,在全支队掀起当标兵、戴红花热潮。

     “以前是闻考发怵,如今是闻战则喜。”前不久,何少军和作训参谋游海龙、后保助理李旦等6名机关干部主动报名参加总队参谋业务大比武,勇夺政工组第一名,成为人人称赞的“打仗型”政工干部。

     从温室练兵到实战精英

     “太难了,感觉像是经历了人生中第二次高考。”刚走下考场,机动八中队中队长胡显勇抹了抹额头的汗珠说道。平时都能轻松过关的他,在手枪快速射击中竟全部脱靶。

     训练标杆失常失准,折射的是考风问题。以往考核手枪快速射击,出靶时间都是固定不变,射手可提前预判,从容射击。此次考核的出靶时间则完全随机,少则三四秒,多则六七秒,射手必须快速出枪、瞄准,才能做到精准狙击。

     党委一班人痛定思痛,他们按照“谁考核、谁负责”,坚持每逢考核必贯穿军事监察,落实责任倒查。他们还成立训练质量评估工作组,深入基层过筛子、摸底子,拉出5大类60余个问题清单,对不符合实战要求的思维定式、固有模式进行清理查纠,先后有18个课目、258名官兵被责令重考。

     训风、考风连着作风。8月份月考中,装备保障股股长王洋不慎扭伤脚踝,出乎意料的是,经过简单治疗后他迅速返回考场,并在夜间射击中打出了第一名的好成绩。“考场不掉队,战场才能顶得上!”在第三季度军事训练标兵领奖台上,王洋非常感慨。

     从门外新手到组训能手

     国庆过后,支队随即组织参谋业务考核,一改以往“读写算记传画”单一模式,以战斗进程为牵引,检验综合指挥作战能力。作训参谋李鑫感叹:“考场变成了战场,让我们闻到了硝烟味,感到了本领上的恐慌。”

     对接战场设置考场,这个支队探索出由单课目向多课目连贯组织实施转变、由体能技能为主向实战背景下的指挥作战拓展等考核方法,倒逼官兵思训谋训。

     针对实战化训练考核中的重难点课目,他们专门成立考核教研组,区分不同专业,逐一课目进行攻关,通过组织选拔考核,将实绩突出的官兵编入教学示范队,组织教练员集训,开展“送学、送教”活动。

     第三期教练员集训结业考核后,李鑫和38名官兵一起拿到了支队颁发的“教练资格证”,他们分赴部队各大演训场,将自己的训练成果融入部队火热的练兵实战中,使基层官兵练兵备战、干部骨干思训谋训热情不断高涨。

来源:解放日报